中心记者 庄菲菲 通讯员 袁海星

马鸣老街。

高杆船技。

马鸣古邨。

荷花塘美景。曹培建/摄

几十名仅有初高中文凭的村民,怀揣着对文学的渴望,自发组建了一个文学社,将对脚下土地的热爱化作笔下的涓涓细流,汇集成了洋洋洒洒38万字,共计132篇的乡土文学样本。

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马鸣村人,成立了以马鸣老街为名号的文学社,他们或查阅史料,或搜集民间传说,将记忆中的马鸣在笔下一一还原。近日,《马鸣地名故事》新书发布暨品读会在马鸣村文化礼堂举行。

《马鸣地名故事》的发布意味着什么?地名是一个地方的“活化石”,是优秀的文化遗产,而地名文化的挖掘和利用,将为村庄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坐标。如今的马鸣村,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进展如火如荼,“漾舟湘溪 水映洲泉”水上美丽乡村精品线项目建设火热推进,社员们期待着,能用手中的笔,为亲爱的家乡做些什么。

小村庄成立文学社

马鸣村,桐乡洲泉镇西部的一个小村庄,村域面积6.08平方公里,总人口4000多,域内地形平坦、河道纵横,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村落。然而,与周边其他村庄相比,似乎也没有特别之处,这个唤作马鸣的小村庄,缘何能成立文学社?

“一开始就是想记录村里的美丽蜕变。”谈起创作初衷,马鸣老街文学社社长蔡国其毫不避讳。在2015年之前,除了农业别无其他产业的马鸣村,始终摘不掉“经济薄弱村”的帽子。“美丽乡村建设”浪潮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个小村庄的面貌。

2015年上半年,桐乡启动了“一镇三村”新型农业现代化试点建设,马鸣村入选试点名单。短短几年,村庄发生的变化让许多马鸣人颇为惊叹,老街重新焕发生机,几度荒废的民宅成了民宿,昔日的甲鱼塘“摇身一变”,成了风景绝美的百亩荷花塘。

蔡国其算得上最早察觉到村里变化的那拨人。六月初夏,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,漫步其间,蔡国其突然就来了灵感,于是写了篇文章,配上照片,发在了网络上。这一发,小村庄的宁静就此打破。周边村镇的人纷纷慕名而来,还有举着相机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拍客,村里热闹了起来,原本不起眼的小村庄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。蔡国其打心眼里觉得开心,能用文艺创作宣传家乡,帮家乡打响知名度,这可是锦上添花的好事情。

村庄的飞速变化,让村民心头升起了无比强烈的自豪感,也在村民间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凝聚力。2016年,在“诗画浙江·美丽乡村——浙江十大最美乡村”评选活动中,散落各地的马鸣游子被乡愁唤回,大家自发组建了微信群,起初只是投票,后来开始聊工作、聊爱好,一群热爱文学的同村人就这样找到了彼此。因为一份对家乡和对文学的共同热爱,马鸣老街文学社的社员们聚在了一起,创作热情由此点燃。

村民以笔书乡愁

蔡国其曾是洲泉镇上一家化纤厂的货车司机,前半生大半时间与方向盘作伴,后来在高速服务区做管理工作,似乎都与文学不搭边。在2017年7月1日马鸣老街文学社成立前,他也从未想过,自己有一天还能拿起笔杆子。

虽说学历不高,但蔡国其从小爱看书,尤其是《水浒传》一类的古典名著,也正因此,他写的现代诗语言十分凝练,到了“谱曲就可以演唱”的程度。不过,能当上社长可不是因为这,真要细究起来,还是得“归功”于蔡国其热情大方的性格,平时就爱喝两口的他,情到浓时还能“吟诗一首”。也正是有了蔡国其这位“能说会道、会搞气氛”的社长,社员们被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。

因为平时创作的大多是现代诗,蔡国其在《马鸣地名故事》中的“贡献”并不算多。眼下,他正忙于《古今诗人咏马鸣》一书的筹备,作为一本诗歌合集,它将汇集历代文人写马鸣的诗歌和文学社社员、村民的诗歌作品。

赵金高为《马鸣地名故事》贡献了不少作品,《长浜里:传说水龙的居住地》《杨树下的传说》等文章皆出自他的手笔。赵金高有手绝活,零碎的民间传说只要落到他的耳朵里,回头就能编成故事用系统的文字表述出来。赵金高平时爱钓鱼,他的创作过程大多与钓鱼相伴,眼睛盯着手机的文稿界面,不时瞟向水面上的鱼漂,如此“一心二用”,让人不禁感慨“高手在民间”。

屠利娟在村口开了一家小卖部,她的作品大多诞生于那张上了年纪的收账柜台,空下来的时候写写弄弄。钱建荣是文学社里最“资深”的社员,凭着记忆为文学社提供了不少老底子的故事,书里《最后的守簖人》《生产队里罱污泥》等作品皆源自其少年时的经历及见闻。

在镇上同一家企业工作的倪月鸣、赵强,还有屠建明、赵晓玲……他们中既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,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人,他们职业各异,或在企业上班,或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,有退休乡村教师,也有年轻的在校学生,凭着一腔对文学和家乡的热爱,创作出了大量与马鸣有关的故事、诗歌和散文。

建村年代可追溯到唐代的马鸣村,至今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历史遗存,流传千年的轿马桥传说、康熙年间的劳之辨家族、史料中留有记载的马鸣庙、依然保持着烟火气的马鸣老街以及将军湖、对台戏、高杆船技等。这些或是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,或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,或是某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反映,如磁铁般牢牢吸住了社员们的心,大家或走村访民,或觅古寻踪,或考据论证,只为还原马鸣本来的面目。

文学社成智囊团

“马鸣老街文学社,到底能为村里带来什么?”在文学社成立之初,蔡国其经常受到这样的质疑。在大多数村民眼中,这个一个月一碰头的“秘密组织”似乎并没干出什么成绩。非议接踵而至,慢慢地,社员们的参与热情也没有第一年那么高了。

转折点出现在马鸣老街文学社活动室门缝里夹着的那页纸。那天早上,马鸣村的村干部照例打开了活动室的门,因为活动场地设在村委,一直以来由村干部帮忙照看。但这次却有些不同,门一打开,夹着的纸掉在了地上。很快,这页纸就被转交到了一位有过多年语文教学经历的社员老屠手中。

这是一张明显从作业本上撕下的纸,上面是300字左右的小作文,题目是“我的家乡”,文章的结尾,工工整整写着一行字,“我是xx,就读于xx,请老师帮忙改一改……”老屠有些动容,文学社做的并不是无用功,有些东西在悄然改变。

“搞文艺创作,乡村不缺人,缺的是氛围。”对于这一点,蔡国其始终笃定。在文学社的带动下,村里不仅学风越来越好,创作氛围也越来越浓,活动室门口挤满了围观的村民,大家使劲竖起耳朵,试图听清活动室内文学社社员们正朗诵着的作品。这些与农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农民,第一次有了拿起笔杆子的冲动。

若真要细究文学社的实质性成果,如今的马鸣村党委书记、村主任谈文洪倒能说出一桩,社员们对村里历史人文的自发性挖掘,为马鸣村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减轻了不少担子。

马鸣村是全市首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,村两委班子起初面对的是千头万绪的工作,正当一筹莫展之际,文学社主动请缨成了村里的智囊团。桃花岛的来历明晰了,马鸣驿站的来龙去脉理清了,将军湖的由来也知晓了,有了帮衬的村两委班子,工作推进空前顺利。

这段时间,村里的光影故事馆完成了建设,社员们顺势相约来了一趟时光之旅。听着那些老式物件里传出的旧时光声音,蔡国其脑中又来了灵感,“要不我们下期就以这‘光影故事馆’为题材,共同创作,大家看可行不……”

(本版照片除署名外,由受访单位提供)